不存僥倖心理--心印法師提供
宋朝道楷大師大揚禪門宗風,一日,皇上遣使者,頒贈紫衣給道楷大師,並賜號定照禪師,道楷大師辭謝皇上的頒贈。皇上又再命令開封府李壽,親自到道楷大師的道場,表達朝廷對他的褒獎意旨,大師仍然不領受,因此觸怒了皇上,下令州官收押。
州官知道道楷大師仁厚忠誠,要去收押大師時,就先問大師:『大師!看起來您的身體虛弱、容貌憔悴,是否身體不舒服?』
道楷大師坦直回答說:『沒有呀!』
州官是想幫大師開脫懲罰,聽大師這麼回答,趕快小聲的對大師說:『大師!如果你說是生病了,就可免於朝廷的懲罰。』
大師聽了,不客氣的對州官說:『沒病就沒病,怎可為求免於懲罰詐病!』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故事探珍:
懂得因果的人,絕對沒有僥倖的心理。古聖先賢,為了護善除惡,即使造作了殺生業行,他要造殺業的當下,心中同時也有面對殺生果報的心理準備了,不像一般不懂因果的人,作了強盜搶人、殺人的業行,還想要僥倖逃脫法律的制裁,事實上強盜這種「不樂苦卻造苦因」的心態,是顛倒的心態,以這種顛倒心態,求免苦果,即使一時僥倖給他逃脫掉法律的制裁,他的惡因成習,將來仍然難免會有苦果的下場,而且會有更加嚴重的後果。
眾生所造作的種種業行果報,隨時都會隨親因助緣的和合因緣起變化,因所造的業因有輕也有重,所緣的助緣有遠也有近,隨親因助緣的和合條件,果報的成熟就有先後的現象。
佛法所講的因果業報,不是宿命論,善惡業報一切都是唯心所造,命運是操縱在自己的心念上的。眾生的業行果報,沒有辦法確定什麼時候出現,隨時都會發生變化的。轉業的重點,是在「心念」的動機上,不管是「重業轉輕」或「輕業轉重」,轉機的親因,都在「心念」的動機上。所以轉業的力量,完全是靠心力,無論過去所造,是多大的罪業,只要有努力進修菩提道的心力,罪業都可以轉化的。
種下的業因,將來必定會緣生業果,這是一定的因果律,但是受報的情況是隨因緣在變化的,靠自己修善法的修持功夫,就有力量轉化業報。一個有戒行觀念與正知見思想的出家人,他的善法心念與思想,對業行的影響很大,果報更難下定論,所以有戒行觀念與正知見思想的出家人,他的命運,命相家是算不出來的,因為他的修持,轉化命運的變數是相當大的,不是命相家所能推算的定業果報。
因此,我們學佛,要互勉修菩提道行,以善法緣生善業因緣,不要帶著僥倖的心態,以「不樂苦卻造苦因」的顛倒心行,求免苦果。我們都是凡夫,不可能有如如法法的善念,雖然起心動念善惡混雜,既然已經邁向學佛的行程了,就要努力的往出世間善法這方面進修,盡量的保持善念,如此偶有惡念起現行,力量也會依仗修善法的功德力,削減成長速度。
故事探珍《第一集》
05
03-2015
不存僥倖心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