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探珍《第一集》
05
03-2015
飲酒亂性
飲酒亂性--心印法師提供
從前有一個在家居士,他是受過五戒的優婆塞,平常對五戒行持都受持得很嚴格、很如法,稱得上是地方上的一個好人。
有一天,這個居士出外回家,因走遠路,回到家中時,又熱又渴,很想喝水,看到家中桌子上擺一碗水,端起來就喝,水一入口,雖然發覺這碗水是酒,但因為渴得不得了,就不管它了,一口氣就把整碗酒喝完。
平常不喝酒的人,喝下這麼一碗酒,必定是醉得昏頭轉向,假如酒醉倒下就睡,那就沒問題了,可是他並不是這樣,酒喝醉後,心智便昏迷胡作亂為了。
這時正好鄰居有一隻雞,跑到居士家中來,他因為酒醉,忘掉自己是持戒的人,看到雞跑進來,便把雞抓來殺,犯了殺生戒。雞是鄰居養的,他抓別人的雞來殺,也連犯偷盜戒。過一會兒,養雞人家的女兒,找他們家養的雞,找到居士家來,問這位居士有沒有看到他們家養的雞,實際上雞已被他殺了,卻打個妄語,告訴女孩,沒看到雞,這又犯上妄語戒。這時居士看到找雞的女孩年輕貌美,酒後亂性,強姦這位女孩,又犯了邪淫戒。因喝下一碗酒,這個居士酒後亂性,前四條性戒全部都破戒了。
*** *** *** ***
故事探珍:
這則故事出自《大毘婆娑論》,這部論中,舉這個故事說明佛為什麼要制定飲酒這條遮戒為五戒的原因。
麻醉物在二千多年前的印度,最常見到的可能只有酒,所以佛陀才戒定「不飲酒戒」。不飲酒戒是用來幫助眾生維護清醒的理智,所以不飲酒戒的戒行,是包括不使用一切的麻醉物品,不管是吃的、吸的、注射的,一概都包含在「不飲酒戒」的戒行中。
麻醉物品適當的使用,也可以成為良藥,所以五戒中的前四戒是屬「性戒」,性戒就是完全不准改變的戒行,最後這條「不飲酒戒」是屬「遮戒」,遮戒是可以隨環境、時間、地方風俗的需要,在戒行上做變通,因此,麻醉物品只准變通作適度的藥用,不可過度的使用。
一個人一旦染著使用麻醉物品的習慣,他的人品必定亂七八糟,在我們的生活接觸中,時常就可以看到因飲酒誤大事,因吸毒品不顧尊嚴的人,甚至控制不了貪瞋痴的業行,到處作亂,加深自己的貪瞋痴的業障,而且危害社會人群的安寧。
我們在清醒的時候,要超越自己貪、瞋、痴的煩惱習氣,尚且非常掙扎,如果理智又再受麻醉,貪瞋痴的煩惱賊就更加放肆。俗語說「學壞三天,學好三年」,可見人要墮落很快,要上進就困難了,因此「不飲酒戒」雖然是屬遮戒,佛教徒要開這條戒行,也要相當的謹慎,以免在自我原諒下,養成使用麻醉物品的習慣。
從前有一個在家居士,他是受過五戒的優婆塞,平常對五戒行持都受持得很嚴格、很如法,稱得上是地方上的一個好人。
有一天,這個居士出外回家,因走遠路,回到家中時,又熱又渴,很想喝水,看到家中桌子上擺一碗水,端起來就喝,水一入口,雖然發覺這碗水是酒,但因為渴得不得了,就不管它了,一口氣就把整碗酒喝完。
平常不喝酒的人,喝下這麼一碗酒,必定是醉得昏頭轉向,假如酒醉倒下就睡,那就沒問題了,可是他並不是這樣,酒喝醉後,心智便昏迷胡作亂為了。
這時正好鄰居有一隻雞,跑到居士家中來,他因為酒醉,忘掉自己是持戒的人,看到雞跑進來,便把雞抓來殺,犯了殺生戒。雞是鄰居養的,他抓別人的雞來殺,也連犯偷盜戒。過一會兒,養雞人家的女兒,找他們家養的雞,找到居士家來,問這位居士有沒有看到他們家養的雞,實際上雞已被他殺了,卻打個妄語,告訴女孩,沒看到雞,這又犯上妄語戒。這時居士看到找雞的女孩年輕貌美,酒後亂性,強姦這位女孩,又犯了邪淫戒。因喝下一碗酒,這個居士酒後亂性,前四條性戒全部都破戒了。
故事探珍:
這則故事出自《大毘婆娑論》,這部論中,舉這個故事說明佛為什麼要制定飲酒這條遮戒為五戒的原因。
麻醉物在二千多年前的印度,最常見到的可能只有酒,所以佛陀才戒定「不飲酒戒」。不飲酒戒是用來幫助眾生維護清醒的理智,所以不飲酒戒的戒行,是包括不使用一切的麻醉物品,不管是吃的、吸的、注射的,一概都包含在「不飲酒戒」的戒行中。
麻醉物品適當的使用,也可以成為良藥,所以五戒中的前四戒是屬「性戒」,性戒就是完全不准改變的戒行,最後這條「不飲酒戒」是屬「遮戒」,遮戒是可以隨環境、時間、地方風俗的需要,在戒行上做變通,因此,麻醉物品只准變通作適度的藥用,不可過度的使用。
一個人一旦染著使用麻醉物品的習慣,他的人品必定亂七八糟,在我們的生活接觸中,時常就可以看到因飲酒誤大事,因吸毒品不顧尊嚴的人,甚至控制不了貪瞋痴的業行,到處作亂,加深自己的貪瞋痴的業障,而且危害社會人群的安寧。
我們在清醒的時候,要超越自己貪、瞋、痴的煩惱習氣,尚且非常掙扎,如果理智又再受麻醉,貪瞋痴的煩惱賊就更加放肆。俗語說「學壞三天,學好三年」,可見人要墮落很快,要上進就困難了,因此「不飲酒戒」雖然是屬遮戒,佛教徒要開這條戒行,也要相當的謹慎,以免在自我原諒下,養成使用麻醉物品的習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