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探珍《第一集》
05 03-2015
失落功果的奇事
失落功果的奇事--心印法師提供

  海普陀山是佛教的聖地,去朝山的信眾,都有敬獻蠟燭供養觀世音菩薩的風氣,因為朝山的人潮一批又一批川流不息,殿中的香燈師父不得不控制燭火,總是會叫信眾不必要點燃燭火,只要將敬獻的蠟燭放置佛桌上就可以了,有的信眾非點不可,香燈師只好等敬獻的信徒拜完三拜,隨時就將剛點燃的蠟燭火打熄,將蠟燭收起來,以保持殿內安全。

  有一次,有一對父子,從遠地帶來一對一個人高度的蠟燭到普陀山敬獻,香燈師看他們父子敬獻的燭點好拜完三拜,馬上就過去打熄燭火,並將蠟燭移去別處。 敬獻的信徒,看到這種情形,很不高興,就責問香燈師:『我們父子辛辛苦苦不辭千里,帶來這對大蠟燭,是要在這兒點幾個月,你怎麼可以將剛點燃的燭火打熄,並將蠟燭收起來呢?』

  香燈師父向信徒說:『對不起!點蠟燭的人實在太多了,不這樣控制,很快就沒空間放蠟燭,殿內燭火太多不容易照應,一不小心會發生危險。』敬獻的信徒聽過香燈師父的解釋,仍然很不滿,氣呼呼的離開普陀山。

  想不到回程的半路上,信徒的兒子發生急病,因來不及延醫治療,就一命嗚呼了。這個信徒傷心之下,只好買一口小棺材將兒子入殮,準備運回家鄉安葬,誰知道一回到家,那個在半路上死掉的兒子,竟然活生生的站在門口喊說:『爸爸!爸爸!您回來了!』

  這個父親嚇了一大跳,以為看到鬼,等到確定站在門口的兒子是一個活生生的真人以後,立刻就將那口小棺材打開檢查,棺內不是躺著死人,是躺著一對大蠟燭,並且蠟燭上有字,寫說:『來意不誠敬,退回原處,財子財銀奉歸施主。』

*** *** *** ***

故事探珍:

  從這件奇事,可見敬田要在恭敬中耕作,送功德到道場,不妨隨喜順受,東西任憑道場的師父處理就好,敬獻者在敬獻當下,就已經在福田播下了種子了,所謂「淨財入山門、功德歸施主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

  供養佛菩薩,除了禮拜以外,也可以用「香、花、燈、塗、果」的作供養,「香、花、燈、果」的供養,平常我們都有在作供養。「塗」的供養,是以金箔莊嚴佛像或以香水塗抹佛像,這兩種「塗」的供養,其中金塗供養,中國佛教有為佛像裝金身的供養;香塗供養,這是印度的供養習慣,我們中國佛教沒有這種供養習慣,也不一定要這樣做,改用香花供養也可以。用「香、花、燈、塗、果」作供養,東西不在乎多或少,只要存有恭敬心,隨份隨力的供養,都能成就耕植福田的功德。

  至於禮拜的供養,禮拜阿彌陀佛四十八拜,是禮敬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行;禮拜觀音菩薩三十二拜,是禮敬觀音菩薩的三十二應身的願行;乃至禮佛一百零八拜,消自己的業障煩惱,都可以隨份隨力的禮敬供養,能拜多少就算多少,不勉強,有恭敬心最要緊,沒有恭敬心,磕破額頭也沒有什麼意義,有恭敬心,一拜也能成就耕植福田的功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