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探珍《第二集》
16 02-2015
唵嘛呢叭彌「牛」?

唵嘛呢叭彌「牛」?--心印法師提供

有個老太太跟人學唸「唵嘛呢叭彌吽」,教他唸的人,將「吽」的發音唸錯了,唸成「牛」的發音。老太太每天都以靜定的心念在持唸「唵嘛呢叭彌牛」,他用二個大碗,一個裝一升豆子,一個是空的,當他作功課時,就把一升的豆子用來計數,用空碗作為計數容器。

他每天的功課就是唸一升豆子的「唵嘛呢叭彌牛」,每唸一句,就從裝一升豆子的大碗中,拿一粒豆子投入空碗中,一直到原裝豆子的那個碗中的豆子,都數完成為空碗時,才完成功課。

老太太如此受持幾年之後,竟然能憑他的靜定心念,就能使豆子自動隨他的咒語,一句一粒的跳到計數的空碗中,可以說老太太在做功課時,其靜定的功夫,已經將功課修到出神入化了。

有一天,一個法師行腳到老太太的家,已近黃昏,向老太太借宿一晚。夜裡老太太在做功課時,不斷的唸「唵嘛呢叭彌牛」。

翌日法師問老太太︰『你昨天晚上在唸什麼?』

老太太說︰『我在受持咒語,唸「唵嘛呢叭彌牛」我天天都受持一升豆子的咒語。』

法師聽到老太太把「吽」念成「牛」的發音,就向老太太更正說︰『老太太您真精進,不過你咒語的發音唸錯了,是「唵嘛呢叭瀰吽」不是「唵嘛呢叭瀰牛」。』

老太太知道自己唸錯了,就依照法師的指示更正過來,但因為多年來唸習慣了,一改口後,心念常在「吽」與「牛」的發音上打岔,本來靜定的心起了分別,心力無法專注,豆子竟然不再隨他的咒語一句一粒的跳到計數碗中去了。

*** *** *** ***

故事探珍:

故事情節告訴我們「專注心」與「散亂心」的效率是有很大差距的,正如我們以專注的心力面對工作時,在一天中,可以成就數天的工作效率;以散亂心面對工作時,就是一天可完成的工作,做上一星期,或許也無法完成。

維摩經中有一段經文,記述大乘菩薩與二乘羅漢和天人雲集海會在維摩丈室,聆聽維摩詰菩薩講「不二法門」的情節,這段文描述說:

當時,天女聽維摩詰菩薩說不二法門,為表達心中的讚歎,從天上散花莊嚴法會,五彩繽紛的花朵,紛紛從天上飄落在大乘菩薩的身上,也飄落在羅漢的身上,其中飄落在大乘菩薩身上的花朵,輕輕從菩薩的身上掉落地上;飄落在二乘羅漢身上的花朵,好像黏住在羅漢身上一樣,無論如何用力,也沒辦法把花朵取下來。

這是在比喻菩薩有不受分別念頭所干擾的生活形態,羅漢有執守差別念頭的生活形態。

朵朵天花從菩薩身上飄落地上,是比喻大乘菩薩已經證悟諸法性空的道理,有泯除一切假相的能力,縱然是百花叢裏過,也能片葉不沾身。

朵朵天花附黏在羅漢身上,是比喻二乘羅漢雖已證悟苦空無常的道理,但還有「空有」差別的法相執情,執著不放。

可見一樣的事物,以兩種心情去面對,由於意境不同,所呈現的結果就全然不同的。只要放下執著,就能使自己的心念跳出世間種種生活欲求的拘束,享受到心無罣礙的自在喜悅。